贾茜
经过七年长跑和35轮谈判,中国与欧盟终于在2020年12月30日达成共识,并签署中欧投资协定,旨在刺激因新冠疫情而饱受打击的全球经济。
深度参与中国市场
虽然中国已经践行对外开放政策多年,但欧洲公司仍因国家安全等限制而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中的某些特定领域。
而中欧投资协定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更为积极的变化。中国已经承诺允许外资进入曾被认为是高度敏感的行业,如通信服务、通讯设备和技术、汽车、生物科学等。同时,中国也将引入禁止强制技术转让和国家干预技术许可的规定从而保障投资者的知识产权与技术。
对外投资的“公平游戏”
尽管中国是外商投资最受欢迎的国家之一,但中国企业在欧盟各国的投资活动却并不活跃,仅占欧盟外商投资总量的2%。有些研究还显示,中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呈现下降趋势。
这一疲软态势很可能是由于欧盟近年对中国企业收购欧洲企业愈发严格的监管以及诸如华为等中国“民族品牌”在欧投资受挫而导致。而在中欧投资协定的框架下,中欧双方均承诺将在总体上不会对对方企业施加诸如企业数量、产量、本土研发和总部安排的限制。
积极推动中欧贸易
除外商直接投资外,中欧贸易也是投资协定中十分重要的话题。中国目前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而欧盟则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然而,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中欧贸易产生了巨大打击。通过签署中欧投资协定,中欧双方展现出了对彼此的信任,并对后疫情时代的贸易合作充满信心。
据相关统计显示,中欧投资协定将促使中欧贸易活动增长5%。此外欧盟也表示,如果该协定运转良好,中欧之间很可能会达成更为自由的贸易协定。
我们的期待
疫情使中欧人民充满了对好消息的渴望,而中欧投资协定来得正是时候,该协定很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推动者。虽然协定本身的规定较为宽泛,但这也标志了中欧合作的新开始,并向所有市场主体释放出积极信号。